【质量卫士】杨明福:从源头把关的“老监造”—— |
|
|
|
设备监造,是质量链条的源头。拥有16年监造经验和三十多年工龄的杨明福,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“老中医”,在设备出厂前,通过“望闻问切”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—— 他守的是源头,护的是祖国工程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 杨明福的案例库中,充满了各种“反转”故事。在一次四大管件的原材料检验中,他会同业主、项目第三方共同见证力学性能试验。令人意外的是,连续三次检测,结果都不合格。现场气氛一度紧张,大家普遍认为是材料质量出了问题。但杨明福没有轻易下结论,他凭借多年经验,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:会不会是检测仪器本身不准?在他的坚持下,大家对试验仪器进行了复检,果然发现是仪器出现了偏差。问题迎刃而解,避免了优质材料被误判拒收的重大损失。 监造工作不仅是与物打交道,更是与人沟通的艺术。在一次高低压加热器的水压试验见证中,业主代表对图纸中的技术要求表示不理解,认为试验压力与图纸标注不符,试验一度陷入僵局。杨明福没有简单地充当“传声筒”,他主动站出来,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深入沟通,发现是图纸版本和理解上的差异。他协调厂家连夜升版图纸,使技术要求与试验操作完全对应,最终消除了业主的疑虑,试验得以顺利通过并获认可。 历经无数项目,杨明福对质量工作始终保持着一份敬畏。他说:“如果发生漏检,不合格设备流入现场,会造成巨大的返工浪费和工期延误;如果发生误判,则可能让有问题的设备蒙混过关,给项目带来长期隐患。”“凡事有据可依”是他的口头禅,执行任何检验前,他都会仔细阅读采购合同、相关技术标准和设备图纸。 当被问及职业生涯的最大成就感时,他的回答同样平实:“最大的成就感,就是经我手验收的设备,到达安装现场后一切顺利,不会因为我的工作给公司和项目带来任何麻烦。”这份“源头守质”的执着,恰是建设者以责任为祖国工程筑牢根基的本色。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行动,是无数建设者共同守护质量的生动缩影。正是靠着像刘士宁、王淙、杨明福这样的人,在各自岗位上牢牢把住“质量关”,才让每一项工程的根基愈发坚实,也让“中国质量”的口碑从概念落到实处。这份由无数人筑牢的质量根基,终将推着“中国质量”的名片,在更广阔的全球舞台、更多核心领域,沉淀出更厚重的价值。 |
|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
